由于美国不断拱火俄乌危机,导致俄乌危机不断加剧,全球避险情绪升温,这除了让一部分避险资金回流美国去购买美债之外,还有另外一部分避险资金,选择跑到我们这边,被我们给截流了。
这个可以直观反应在汇率上。
在美联储不断提高加息预期的情况下,欧元和日元过去这一年是持续贬值。
但人民币却一直保持升值的态势。
2月18日,人民币汇率升破6.33,创下4年来新高。
人民币汇率能顶着美联储加息预期,跟美元保持同步升值,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独一份。
这个我在元旦也跟大家分析过。
美国今年会在全世界制造局部地区冲突,来渲染危机,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给美债续命。
但与此同时,我们跟2005年一样,会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去截流一部分国际避险资金。
国际资金的动向,看各国汇率走势是最直观的。
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国际避险资金被我们给截流了,并没有全都跑到美国那边去。
在美债有崩跌风险情况下,这时候截流回流美国的避险资金,无疑是要了美国老命,美国肯定是会有所反应的。
所以,接下来美国是很有可能转换目标,把在俄乌危机拱火那一套,复制到我们身上来,到我们这边来拱火。
这样,美国才有可能驱赶更多避险资金回流美国。
但美国在我们这边拱火,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以及美国可能无法承受的后果。
本文会就此来详细分析,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本届冬奥会也在2月20日闭幕了。
我们以9金4银2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三位。
这是我们历史上冬奥会最好成绩。
而且金牌数能超过美国,爽就一个字。
在冬奥会期间,国际局势上,美国一直在渲染俄乌危机,这也有一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减轻世界对我们的关注度。
而且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冬奥会期间,美国在我们周边稍微消停一些,没怎么闹事,而是把精力集中在俄乌危机。
但在冬奥会结束后,美国可能会重新把注意力投向我们这边,开始转而在我们这边拱火闹事。
我之前也分析过,俄罗斯在2月20日之前是不太可能真打乌克兰,即使要打也会在2月20日之后。
美国之所以在冬奥会期间如此极力拱火俄乌危机,主要原因是想制造局部冲突,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
但也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避免双线作战,因为如果俄罗斯没忍住动手了,2月20日之前,我们是不太可能跟俄罗斯同时动手。
不过还好俄罗斯忍住了,2月19日俄罗斯举行了战略核威慑演习,普京亲自上阵,战略威慑意味很浓。
现在这个皮球就又踢到了美国脚下。
如果美国还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制造局部地区冲突的话,那么美国就有很大可能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
这对美国来说是比较不利的局面。
美国理想中的局面,是他不需要亲自下场,然后可以引发各方下场互掐,他可以坐山观虎斗,这样一来,他这个纸老虎就不会被戳破,全球避险资金就可以回流美国,给美债续命。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这年头大家都不傻,欧洲不傻、乌克兰也不傻。
所以在美国不亲自下场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当炮灰。
这是欧洲这方面的情况。
而在我们这一边,美国想要挑事,就更加只能亲自下场。
所以,是很难有那种可以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的好事。
美国接下来也是需要面临抉择。
目前俄乌危机在2月20日之后,也开始迅速恶化。
在乌东地区,乌东武装和乌克兰安全部队开始密集的交火。
俄罗斯是支持乌东武装的,指责乌克兰方面违背停火协议。
所以,俄乌危机确实是有可能演化成更大程度的局部地区冲突。
这虽然是美国一直想看到的,但我之前也分析过,美国在渲染俄乌危机时,最大顾虑就是我们这边。
美国要不是担心双线作战,恐怕早就在俄乌危机之间实质性拱火,而非只是嘴炮拱火。
美国当前一边在俄乌局势上嘴炮拱火,一边把主要海军兵力部署在我们周边海域。
这背后用意,不言自明。
虽然美国过去一个月的精力主要放在拱火俄乌局势上,但美国的重心一直是在我们这边,可以说美国从来都没有转换过目标。
可以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所以,需要注意,美国拱火俄乌危机,即使俄乌真的打起来,美国很可能只是嘴炮出力,在西线主要就是靠欧洲去扛俄罗斯,而美国可能会实质性放弃乌克兰。
美国则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我们这边,这是美国可能应对双线作战的方法。
因此,美国接下来是有可能转而在我们这边拱火的可能。
美国在我们这边拱火,入手点无非就那几个,比如贸易。
我们两年前和美国签订的第一阶段协议,现在也到期了。
然后大家也都知道因为疫情这个巨大冲击,导致我们过去这两年,从美国进口的年均贸易额,都还赶不上2017年。
就更别说协议里所说的要额外从美国进口2000亿美元商品。
对此,美国那边最近一直拿这个事情在舆论造势。
不过实际上,在第一阶段协议里,有这么一个条款,第7.6条的其他条款里,是这么说的。
“如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双方不可控的不可预料情况,导致一方延误,无法及时履行本协议的义务,双方应进行磋商。”
很显然,疫情就属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双方不可控的不可预料情况。
而且,美国去年供应链紊乱出现危机,到现在港口还是海量集装箱堵塞。
我们即使想多买点美国的东西,也很容易受美国供应链危机影响。
这种情况下,美国出口不给力,更多是要怪美国自己。
所以这事情肯定是怪不到我们头上。
我们在对这件事情回应的时候,态度也是比较明确。
此一时彼一时。
当时跟美国签第一阶段协议的时候,疫情才刚爆发,谁都不知道疫情会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全球重大危机。
在美国当前情况下,特别是美国对我们的态度如此不好,我们肯定是不可能在美国没有取消对我们加征关税的情况下,去额外购买美国200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
而且,美国那边因为自身通胀压力,自己想要把特朗普加征的不合理高额关税取消,但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过于巨大,如果拜登直接取消,估计会直接被美国国会大量议员扣上“通敌”的帽子。
我们则是要等美国先把这个不合理关税取消,双方回到2017年的状态,包括取消对我们企业的不合理打压,然后再来好好谈。
而美国那边肯定是不太愿意的,所以就僵在这。
但僵持越久,其实对美国越不利。
首先美国那边通胀越来越严重,1月通胀率已经7.5%,2月份大概率还会继续增长。
这种情况下,美国即使迫于国内压力,没有取消对我们的不合理关税,但实际上美国去年底已经通过了特殊程序,可以针对性的把一些跟通胀比较相关的商品临时取消关税。
所以,这个高额不合理关税实际已经取消得七七八八了。
这种情况下,美国要顶着高通胀继续给我们提高关税,对美国来说就完全是自损一千杀敌八百。
而且在当前疫情仍在肆虐的大背景下,美国发动贸易战对我们的效果越来越低。
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双方的贸易逆差。
过去一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达到3553亿美元,仅低于2018年的4182亿美元。
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的整体对华贸易逆差为8591亿美元,再创新高。
而且去年我们对美贸易额也是再创历史新高,并且出现了近30%的同比增长,达到了达到7556亿美元。
所以,美国这贸易战打了3年,实际上美国对我们的贸易依赖度仍然在增加,而不是减弱。
当然,这是 建立在疫情这个巨大变数基础上。
一旦疫情因素减弱,美国大概率会不惜一切代价降低对我们的贸易依赖度。
这是美国当前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而非基于经济角度去做出的理性考量。
其实,去年美国已经在尽可能降低对我们的贸易依赖。
去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总体达到了859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个数字远超过2006年的7635亿美元纪录,也是美国该数据从1960年统计以来的最大纪录。
但美国整体贸易逆差虽然创纪录增长,但对我们的贸易逆差还是低于2018年的4182亿美元。
可见,美国还是有在努力降低对我们的贸易依赖度,只是成效不佳。
同时,因为疫情导致美国对外贸易依赖程度,也越发严重。
对外贸易依赖越严重,美国的通胀问题越难解决。
因为疫情冲击、供应链紊乱,还有海运价格暴涨,都会通过全球贸易,推升美国通胀。
美国即使降低对我们的贸易依赖,他也只能转而依赖其他国家,美国并没有办法实现如特朗普所说的“制造业回流”,目前不但没有出现制造业回流现象,巨额的贸易逆差增长显示,美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失血状态,除了高端制造业外,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仍然越发严重。
美国制造业结构失衡,贸易结构失衡,是美国当前通胀飙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再加上美联储过去两年的疯狂大放水,才导致美国当前通胀危机的出现。
如果美国在这个时候打贸易牌,美国通胀恐怕会飙到天上去。
所以美国现在境地比较尴尬,想要对我们拱火,不过手里也没有多少好牌,没办法像2018年特朗普时期那样放开手脚疯狂加码。
因此美国要在我们这边拱火,估计还是那些老套路,我们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在俄乌危机上拱火,承担压力最大的是欧洲,而非美国。
有欧洲顶在前面,帮美国挡锅。
但是在我们这边拱火,一旦这个拱火变成擦枪走火,美国是可能会被拖下水。
这其实是美国不太愿意看到的。
因为美国并没有太大信心,在这个区域打赢我们,而且那样对全球格局、美国经济都有重大伤害。
一旦美国在我们这边拱火,打起来了。
如果美国能打赢,那么美国是可以把国际避险资金给照单全收,美国可能会得到2-3年的续命时间。
但如果美国打输了,那么就等于宣布美国霸权彻底落幕。
到时候国际避险资金别说回流美国了,只会蜂拥从美国出逃,不管是美债还是美股,都有可能崩盘,出现股债汇三杀。
所以,这对美国来说,是很有可能破釜沉舟,但把船给直接砸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