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R引言:
中美近期政策频频。中国有滴滴问题、教育“双减”,美国有7月30日的中概股IPO申请叫停。
瑞·达利欧先生于昨日(7月31日)在领英,及时发布了其对近期政策、中美资本市场的理解、最新观点与评价,非常客观与直接,IIR第一时间进行整理编译。
达利欧先生依旧坚定地相信中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是在不同资本市场体系下的监管逻辑,也始终朝着一个不变的目标前行:为了国家和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他同样指出,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新的变化。比如美国政府近期的政策转变,包括改变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政策,威胁美国养老基金,禁止其在中国投资。
当然,他也客观地提出,“中国决策者没有更清楚地公开表达其行动背后的理由”。
译文
中国最近的政策,包括:1)有关滴滴的上市和对其数据使用的控制,2)中国的教育公司需要转变为非盈利机构。这让人们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了很多怀疑,因此我想帮助大家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最近的变化让那些不那么接近市场的人感到困惑。自从我36年前开始访问中国以来,我发现大多数没有直接接触政策制定者、没有详细了解政策变化模式的西方观察者,往往不相信中国共产党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发展的做法,是真实存在的。
他们(西方观察者)把最近两次的政策举措,解释为领导人表现出了真正的反资本主义倾向,尽管在过去的40年里,政府显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并且让诸多的企业家和资本家变得富有。结果,他们错过了中国的快速发展,而且极有可能将来还会继续错过。
目前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向滴滴发出信号,表示继续上市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理解,他们希望处理数据隐私问题。而就教育培训公司而言,他们希望减少教育不平等现象,通过更广泛地提供服务,减轻那些无法负担得起的学生家长的负担。他们认为,即使股东们不喜欢,这些政策还是对国家更好。
我记得有许多类似的误解。例如,我还记得中国散户投资者的泡沫和破裂时政府如何购买股票,甚至有一段时间试图控制住资本市场。我还记得,2015年至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区间,这曾导致人民币汇率暴跌,也使得许多投资者将这些事态发展视为政策制定者放弃发展资本市场的证据。
一些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将这些举措视为不恰当的反自由市场干预,尽管同样的举措在许多资本主义市场也发生过多次,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甚至还要高于中国政府对其市场的干预。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成功地管理了可能出现的后果并实现了他们的目标。他们的行动目标从未改变。他们一直支持资本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创业精神,以及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开放。因此,我鼓励大家关注趋势,不要误解和过度关注波动。
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你需要了解中国是一个国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体系,这意味着国家运营下的资本市场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决策者不会因为资本市场和富有资本家的敏感性,而阻碍他们去做他们认为对中国人民最有益的事情。对应的,资本市场的从业者和资本家们也必须了解他们在金融体系中这样的从属地位,否则他们将承受自己错误的后果。比如,他们不应该把拥有财富,就误认为拥有决定事情发展的权力。
你还需要了解,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中国监管机构正在制定适当的监管措施。当监管措施变化迅速且不明确时,这会导致类似当下的混乱,可能会被误解为反资本主义的举措。
此外,你还需要了解,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些变化。你可以从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中看到这一点。
比如:
a)改变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政策;
b)威胁美国养老基金,禁止其在中国投资。
假设将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请不要将这些波动误解为趋势的变化,也不要期望中国这样国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一模一样。
话虽如此,但我确实认为,中国决策者没有更清楚地公开表达其行动背后的理由。
至于投资,在我看来,美国和中国的体系和市场都是既有机会也有风险,而且很可能相互竞争,实现多元化。因此,它们都应被视为各类机构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建议你们不要将这些举动误解为过去几十年来存在的趋势的逆转,让这些趋势吓跑你们。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