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钱棒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新闻
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即将拉开序幕,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将迎来哪些新突破,市场各方翘首以盼。近日,来自资本市场一线的投行人士、法律专家、公司治理专家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畅谈对退市改革的期待。
据悉,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正抓紧按照中央深改委和国务院的部署,总结几年来退市实践的经验及退市监管存在的问题,参照科创板、创业板试点退市制度,抓紧完善退市规则,加速推进配套制度落地,预计退市相关细则将很快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此轮退市制度改革方向和力度,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日前表明态度,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只有真正实现“退得下”“退得稳”,上市公司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
数据
A股投资人数增加
截至10月底,A股市场期末投资者数已达到17462.60万,同比增长10.44%。
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4000多家
退市公司仅有125家
目前状况:上市速度远远高于退市速度
退市现状
ST制度: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T数量:目前A股有223家ST公司
退市难的原因:
1.钻漏洞:目前的股票风险警示、暂停上市仍以单一连续亏损为标准,亏损标准为净利润并非扣非后净利润,这给了上市公司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取得政府补助、资产重组、变卖资产、债务重组等各种偶发性业务操纵利润从而避免退市。
2.政府阻力
3.炒垃圾股的投机机构
4.相关的股东阻力
退市新规:创业板改革据此对退市程序规定做出调整,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大大缩减退市流程。
从连续亏损等净利润的单一标准,过度到多维标准:
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退市指标,取代以往单一的连续亏损退市指标。
同时,创业板改革明确审计意见、净资产、“收入+净利润”等财务类指标交叉适用,并将财务类退市触发年限由4年缩短为2年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