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钱棒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图片展示

钱棒棒阅读时间~6.0%怎么看?数字经济将托底中国经济!

浏览:     发表时间:2019-10-26 21:02:06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6.4%,到第二季度的6.2%,第三季度下滑到6.0%。一些人对中国经济下滑感到惊慌,担心按照趋势一路下滑下去。

其实,6.0%的增速本身并不算差。在全球经济总量一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中国的增速是最快的。例如,印度经济增速一度高于中国,但上半年也下滑到了5.4%。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此,第四季度破6也是可能的,但全年保持在6.0-6.5%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但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到保6上,而是应该统筹做好保就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是会一直下滑下去,还是可以保持一定中高速增长?从中国经济潜力来看,在若干年内保持6%以上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内保持5%以上的增长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态势还在持续发展,这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个好消息。从制造业来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上月加快4.9个百分点;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超过9%。从投资来看,短板领域投资、高技术领域投资持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9月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增长速度都在13%以上。

中国经济最为亮眼的地方是数字经济不仅发展速度持续以两位数增长,而且规模已经达到1/3,因此将会托起中国经济的未来。

一、什么是数字经济

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截止2016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五家属于数字经济范畴,并且互联网公司囊括了前三位;前20名中有9家属于数字经济,另外四家分别是AT&T、腾讯、英国电信和阿里巴巴。如下表所示。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摆脱了固定互联网的限制和束缚,拓展了互联网应用场景,促进了移动应用的广泛创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带动了终端接入数量的增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占有量已远远超过台式和笔记本电脑。 

移动互联网、低成本传感器以及云计算的发展等推动了物联网发展。据估计2020年将会有500亿台互联设备上线。未来接入物联网的终端数量还将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增加。物联网数据容量也呈指数增加,每两年便翻倍。 

对物联网数据的处理必然需要大数据技术分析。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数据传输、存储和分析成本的下降,促进了大数据技术发展。大数据技术又推动了物联网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重要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了商业应用的提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大数据自主分析能力。如果不具有智能技术,即使存在所需的庞大数据,也无法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无法从中发掘出新价值。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读懂文本、视频、音频甚至人类自然语言,分析物联网中大量琐碎的非结构化数据,可以总结出其中隐含的规律,支持决策。

此外,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自动驾驶、3D打印、数字标识、生物识别、也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技术,这些技术与上述技术不断创新融合,以指数级速度展开,形成多种技术整体演进、群体性突破,推动着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创新。

二、中国数字经济的现状

国家网信办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再破新高,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表示,远期看,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占GDP比重35%,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发布的《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8 年)》显示,美国数字经济总量蝉联首位,数字经济规模高达11.5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第二位,达到4.02万亿美元。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但数字经济总量才只有美国的35%,人均则只有美国的9%。中国数字经济人均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增长11倍,即总量达到45万亿美元。正是由于中国数字经济增长空间极大,因此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美国。上海社科院研究分析也表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在持续迅速增长,而且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2016年到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51%、20.35%和17.65%。预计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而美国则会保持在6%左右。

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4.8%,以15%速度增长,仅此一项对中国GDP增长率就贡献了5%。再加上其他高速发展的产业,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6%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例如,中国风力、水利和太阳能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增长率为25%。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于2025年低于火力发电,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的无人机占据世界市场的80%份额,增长率保持的30%左右。此外,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增长速度也较高,大飞机马上就要发力了。

中国城市化还有20%的增长空间,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据布鲁金斯学会预计,从2009年至2030年,中国将新增8.5亿中产阶级人群,中产阶级占比将由2009年的12%上升到2030年的73%,中国的消费将占全球总消费的22%。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空间非常大。

三、数字经济定律眷顾中国

一般认为,数字经济受梅特卡夫法则、大数据摩尔定律、达维多定律和摩尔定律这四大定律支配支配。由于中国人口总量和密度都是美国的四倍,因此这四大定律的前三个都有利于中国。

梅特卡夫法则是说,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的平方。即网络上联网的数字设备越多,每台数字设备的价值就越大, "增值"以指数关系增大。

我们从梅特卡夫法则来看,一个国家的使用数字设备的人数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而且价值呈指数增长。中国有14亿人口,而且人均收入将近1万亿美元。因此,中国拥有的数字设备人数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工信部官网上发布2019年1-4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9亿户。

中国庞大的数字设备用户,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海量的数据,将是用之不竭的矿藏,等待着商家挖掘。

庞大的数据量及其处理和应用需求催生了数字经济,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产。美国政府甚至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是“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

大数据摩尔定律:数据增速大约每两年翻一番。

按照“大数据摩尔定律”,我国的大数据将每两年翻一番。中国的数据矿藏将加速产出,将会比不到10亿人的发达国家生产出来的数据总和还要多。

达维多定律即网络经济中的马太效应,是说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

美国的4G技术领先世界,达维多定律在4G时代为美国创造了一系列伟大的公司,如亚马逊、脸书、谷歌、苹果。但中国的5G却走到了世界前列,因此中国有可能在由5G而促发的新业态中,领先一步。先行者通吃的达维多定律,将助力中国产生一系列伟大的公司。

摩尔定律是指,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到24个月就翻一翻,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

很幸运,唯一对中国不利的摩尔定律失效了,芯片研发速度已经减慢。这对人类来说是悲剧,但中国来说就是个好消息了。

硅谷创业教父 Steve Blank 曾撰文指出:严格来说,“摩尔定律”在十年前就已经失效,只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与此同时,Blank 认为行业将来的重点不应该是如何建造更快的芯片,而是如何创造性地利用“他们已经拥有的 100 亿个晶体管”。

中国最大的短板是芯片的研发,而最擅长的却是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的芯片。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非常容易产生出具有商业价值的应用APP来。而且一旦成功,就能够立即扩大市场、获取利润、加以改进,并最终冲出中国占领世界市场。

四、中国的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另一个幸运之处是数字经济关键技术5G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9月26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个商务论坛上表示,华为脱离美国的供应也能够生存。目前华为已经开始生产不含美国零部件的5G基站,明年将扩大量产。任正非表示,华为8月份、9月份是对新的版本切换进行磨合性的实验,到10月份以后就可以量产了,今年的产值量是60万个基站,明年是150万个基站。

在5G网络设备标准、研发、部署和运营能力上,华为处于世界领先。华为在芯片设计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不再依赖美国公司。在5G网络设备芯片制造上,也可以依靠国内公司。因此,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对华为5G业务这一块没有什么影响。

这就足够了,只要中国的5G依然保持领先,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就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表示,我国5G商用发展开局良好,目前5G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已实现重要突破,在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已形成上百个5G创新应用场景。在设备管理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核发5G设备进网批文7张,进网标志37万个,多项5G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尤琰认为,5G的更多期望在于企业端,需要比较长的周期进行布局、谋求发展。他说:“随着5G终端和应用的丰富,消费端市场的爆发点可能在2020年底,企业端的爆发点会在2022年来临。” “5G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3年将突破5亿用户,而4G和3G分别用了6年和9年。”

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预测,未来6年,全球5G终端的连接数将达40亿,中国占比将高达30%,成为全球5G网络建设的领头羊。未来AI技术引入到5G网络规划之中后,将更好地解决5G建设的成本、功耗和安全问题。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5G在2020—2025年,将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元。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CT新技术融合发展,将推动数字经济生产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服务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朱志宏| 来源

更多金融常识咨询及实操,请添加管理员微信:yiwanjia01入群,财务改变从这里开始!



分享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更多
>>>
推荐给朋友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QQ空间
腾讯朋友
人人网
豆瓣
百度贴吧
网易热
印象笔记
复制网址

         蜀ICP备16011016          公司电话:028-84375049      17302839019       客服微信:shushi1019      微信公众号:yiwanjia2014